近期,中基协对私募基金备案的管理意见进行了更新,涉及外部投资者实缴规模、员工人数、账户余额等多个方面,给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了重要的合规指引。根据最新反馈,外部投资者的实缴规模必须不低于1000万元,且仅限于管理人股东和关联方以外的投资者。这一政策目的在于增强私募基金的外部募集性,确保基金的投资者结构更为多元化。仅有单一LP或关联方投资的基金,可能会面临整改或拒绝备案的风险。
在员工人数方面,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须保持至少5名全职工作人员。若短期内无法满足该要求,管理人需向中基协提交承诺函,证明其将持续合规稳健经营。这一措施旨在确保管理人具备必要的运营能力和持续的合规性,以适应日益严峻的监管环境。
对于管理人账户余额,中基协建议私募基金管理人增加公司账户资金,以能够覆盖未来六个月至一年内的合理运营开支,包括人工薪酬和房租等。监管机构的审查过程中,管理人的财务健康状况将被严格监控,确保其具备持续理财能力。
此外,关于流动性受限资产的评估,私募基金管理人需充分论证其投资目标基金的流动性,确保在特定情况下能正常赎回。如果基金资产主要投向流动性较低的产品,如场外衍生品,则管理人需考虑其流动性风险,并做好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
短期赎回费的设置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管理人需遵循相关指引,确保其短期赎回费用不低于整体费用水平,以维持基金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部分管理人选择用较低的赎回费用替代锁定期间的做法,此举可能导致监管机构的质疑,因此应适当提高赎回费率,以增强其惩罚性。
最后,对于基金投资范围的规定,若涉及债券回购,管理人需明确说明其具体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透明度和合规性。这些反馈意见反映了监管机构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严格管理,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私募基金管理人需对反馈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能够顺利通过中基协的备案审核。合规经营、透明运作将是未来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