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DeepSeek走入公众视野后,中国量化私募行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相较于华尔街的量化机构,中国的量化私募一向显得格外低调,但近期头部量化机构却显现出活跃的市场举动。
### 行业动向:产品线扩容提速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调研,2024年第一季度,量化私募行业的复苏势头明显。其中,九坤投资宣布推出中证A500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该产品采用了创新的收费模式,并设定了年化收益率达标阈值后才开始收取业绩报酬。此外,该机构还全面开放了其多策略产品的申购通道,标志着量化行业已步入新的产品周期。
世纪前沿资产也透露,其年初至今各策略线的募集规模环比增长超过40%,其中A500指数增强策略产品的认购量表现突出。从行业整体来看,百亿级量化机构近期接待专业投资者尽调的频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0%,这表明了对专业投资者配置需求的持续回暖。
###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 **流动性环境改善**: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5万亿元以上,中小市值股票的流动性溢价有了显著回升(数据来源:Wind,2024年3月)。
2. **策略迭代成效显现**:头部量化机构通过高频因子优化、另类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模型的升级,使得策略的夏普比率较上季度提升了0.3至0.5(数据引自中国证券报行业调研)。
3. **资产配置逻辑转变**: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5%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2024年2月),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ERP)已突破近三年均值的+1标准差水平。
### 机构仓位与配置趋势
根据中国证券报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3月):
- 当前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的平均仓位已达到72.3%,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
- 满仓(含杠杆)机构的占比升至28.6%,创下自2023年6月以来的新高。
- 未来三个月的增仓意愿指数为114.56,其中有30.8%的机构计划增加风险敞口。
丹羿投资首席策略官朱亮指出:“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配置的逻辑正在发生转变,逐渐从传统的β驱动转向创新的α挖掘。” 近年来,海外主权基金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配置比例已连续两个季度上升。在AI产业加速落地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开始关注国内AI行业生态。
星石投资的量化团队强调,随着大模型开源生态的成熟,推理成本下降了40%至60%(行业测算),应用层的投资窗口已经打开。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
- 垂直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
- 多模态交互场景的落地
- 算力、算法及数据的闭环企业
此外,创新药领域也引起了众多私募的关注。尽管申万医药指数PE(TTM)仍处于历史25%的分位(截至2024年3月15日),但行业内出现了一系列积极信号:
- 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5%(2023年报数据)
- FDA认定的突破性疗法数量创历史新高
- 港股18A板块的融资额环比增长120%(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
在人才竞争、量化策略的不断迭代以及主观研究等领域,量化私募机构的竞争愈演愈烈,这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遇。在新的备案周期快速上升之际,如何筛选出合适的潜力产品,成为了众多投资者面临的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