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焦虑:LP与GP坐下来谈 #管理人 #一级市场 #私募股权
投资界
|
2025-08-26 21:46:41
过去这个行业通行的做法,所谓的就是2%的管理费,然后20%的开管理费是按照任你基金设立的一天就旱涝保收,不管你有没有项目投出去,投资人就认为你的管理人已经开始工作了,就开始去调研,我就筛选下来,可能要半年的时间,一个项目都没投,但是在市场上跑来跑去,所以为了让这些人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地去做得给了这样的一个设置。过去的结构,下面的激励主要是用carry的方式来挂钩,就是你管得好,你才有前分,管不好。如果这个你的回报没有到门槛,收益率,你这十年就白干了,你是拿了一些费用而且还有更严格的激励。那你不是白拿了人家的管理费,你这十年还有公司,好像还挺光鲜亮丽,做着公共仓,住着五星级酒店。你不是也想了十年的服务吗的还有一个更狠的机制,就是说你做得不好,以后这个市场上就不会有任何人再给你钱,你就被这个市场淘汰掉了。今天我们在讨论这个话题,如果我们泛泛地说一个管理人chat这个业绩是不是应该跟chat收费挂钩?我觉得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管理人都应该说要挂钩,这里面有一个呃度的问题,你既要让反而跑,你就要给他一定的草。那当然也不能变得说这个草给的过度激励。前一段在中基协的内部讨论会上也在说的防微度件的形成一个负向激励的模仿效仿机制。比如说一地出了政策,收紧了一点,各地就争相效仿。你如果不按照这个做,好像你的管理就不严格,你对管理的资金就不负责任。由于某一个个别的原因就变成了负向的螺旋,越来越紧的,最后搞的这个行业,大家要没钱赚,或者是很微力,他会有一个人才的挤出效应,以前肯定是很多的优秀的人的选择,先做金融,做投行,做投资,慢慢挤出效应,也会对整个行业的能力水平、人才素质可能有一个负向的挤压,所以我觉得最终是一个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gp和lp,做下来,大家用一个双向选择的方式来议定,而不是是是有一个这个坎儿是国家制定的也好,或者某一级地方政府所有一刀切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