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凸显产品的特征,量化私募管理人往往在产品的名称中简单明了地加入产品的投资策略类型,诸如“指增”(或“指数增强”)、“量化选股”、“市场中性”、“量化对冲”、“量化多空”(或“股票多空”)等字样均是比较常见的。然而,带有“量化对冲”和“量化多空”(或“股票多空”)字样的量化产品常常让许多投资者摸不清门道,难以甄别产品的具体策略特征。此前,我们已经在《量化私募(十二)| “看不懂”的股票量化对冲策略》 中详细地介绍了“量化对冲”类产品所涉及的一些投资策略。本文我们将聚焦于带有“量化多空”或“股票多空”字样的产品涉及的投资策略和主要运作模式进行解析。
关于量化股票多空策略
股票多空策略(Long/short equity strategy)是海外对冲基金中较为主流的对冲基金策略。一般来说,股票多空策略同时持有股票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的投资策略,风险敞口往往依靠基金经理对市场、行业、风格的主观判断或者量化模型结果来确定。毫无疑问,量化股票多空策略便是通过量化模型来进行多头端和空头端的策略组合构建,多头端主要以指数增强策略或量化选股策略为主,而空头端则以持有股指期货、股指期权/指数ETF期权、场外期权、融券等方式实现。
我们在《量化私募(九)| 图解量化股票策略产品线》中提到,广义上的量化股票多空策略可以根据多空组合风险敞口情况,分为股票市场中性(完全对冲)和量化股票多空(非完全对冲)两种策略类型。换句话来说,股票市场中性可以被认为是广义的量化股票多空策略的一种特别形式,多空两端是关联度较高的策略或资产,投资组合处于零风险敞口或接近于零风险敞口的状态。而狭义上的量化股票多空策略则主要包括上述的量化股票多空(非完全对冲)这一类型,尽管组合有一定风险分散的效果,但仍然有较为明显的风险敞口体现出来。
日常运用中,为了与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区分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量化股票多空策略”通常是狭义上的定义表达。
量化股票多空策略的主要运作模式
量化股票多空策略在实务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运作模式,虽然都是“多头+空头”的持仓结构,但策略效果并不太一样。
1、“股票多头+指数对冲”模式
量化股票多空策略的这种运作模式在持仓上与股票市场中性策略是一致的,多头端为指数增强策略或量化选股策略,空头端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或宽基指数ETF,多空两端所涉及的相关指数较为一致,空头端的持仓旨在剥离多头端的β风险。但是,根据对冲目标的不同量化私募管理人会做出两种不同的选择:第一,部分对冲,空头端的仓位水平只能覆盖部分多头端的风险暴露(比如20%/40%/60%/80%等),此时除了获取超额收益(Alpha)外,产品仍希望暴露部分风险敞口来获取一定的Beta收益;第二,择时对冲(或者灵活对冲),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可以随时调整空头端的持仓比例,极端情况下可以完全对冲,也可以“0”对冲。(具体可参见《量化私募(十二)| “看不懂”的股票量化对冲策略》 )
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多头端选择中证500指增,空头端选择IC进行对冲,但组合并未达到市场中性,比如指对冲了60%的多头风险(择时进行对冲)。
优势:部分对冲可以获得α收益和部分Beta收益;择时对冲(或者灵活对冲)对空头端的调整灵活度较高,上涨时拥抱Beta,下跌时候对冲下行风险
劣势:部分对冲和择时对冲存在明显的风险敞口暴露,增加了产品的波动性;择时对冲对于投资经理或量化模型的择时的成功率有较高的要求
2、“股票多头+个股融券对冲”模式
这一模式不再寻求在空头端用股指期货、股指期权或宽基指数ETF来对冲市场风险,而是多空两端采用同一量化选股模型进行股票打分。多头端买入打分较高(或被低估)的股票,空头端融券卖出打分较低(或被高估)的股票,同时多空两端能够保持市值相等,且在行业和风格上能够锚定同一指数进行约束。如此,投资组合不仅能够规避市场的Beta风险,还能够在多空两端分别获得α收益,即双倍Alpha。
现实运作中,由于涉及到个股融券,这一模式高度依赖量化私募管理人可获得的券源情况,因此策略组合的难度要高于其他的量化股票多空策略。
资料来源:上海弈倍投资
优势:风险对冲+双倍Alpha
劣势:个股融券对冲对空头端的融券池的券源有较高的要求,在融券池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做到多空端进行风格匹配,对策略效果会有较大影响,因此策略门槛相对较高
3、“股票多头+空头不对冲”模式
这种模式更多地强调多空两端关注不同的市场行情,并不在意多空两端的相关性或风险对冲效果,因此风险暴露程度远高于其他的量化股票多空策略。打个比方,量化私募管理人在多头端持有一揽子小微盘个股,但空头端则选择大盘蓝筹股,多空持仓的风格和行业会出现加大的偏差。这样的运作模式相当于在多空两端都进行“押宝式”投资,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如“一九行情”)往往表现会更加突出,可能实现多空两端的“双赢”;但不考虑风险暴露的多空本就是一把”双刃剑”,方向都没做对有可能就会出现“双杀”。
优势:适合市场极端分化的行情
劣势:不控制风险暴露,快速市场风格切换或行业轮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较大损失
在国内市场上,市场“聚光灯”长时间落在指数增强、量化选股、股票市场中性等量化投资策略上,导致投资者对于量化股票多空策略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尽管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即便是量化股票多空策略,不同管理人的运作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最终形成不一样的策略特性。建议投资者在关注量化股票多空策略产品的时候,还需要充分了解“多空”的底层逻辑,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量化私募管理人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