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funds Logo 首页>正文

全球秩序重构下,锚定哪些投资机遇?如何用好ETF工具?私募机构有话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5-05-27 17:35:48

  关联内容全球秩序重构下,60位金融业代表参会研讨:如何面对投资变局?

  日前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本研究院主办的“财富.中国行”活动“共话共启.机构视野.投资新局——全球秩序裂变与机构资产配置研讨会”北京站顺利落幕。研讨会共汇聚了60余位来自私募、公募、券商等行业代表。

  在圆桌对话环节,十余位主观及量化私募机构嘉宾,围绕当前环境下的市场共识和趋势预判以及全球秩序重构下如何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深度探讨了近期市场调整逻辑、政策信号下的投资机遇、关税冲击应对以及ETF工具的战略价值等。

  一起来看部分嘉宾的精彩观点吧!

  (以下顺序不分先后)

  鹿秀投资董事长么博:今年以来,DeepSeek确立中国的科技自信,一系列新事件改善了A股与港股的风险偏好提升,或推动A股整体估值中枢上移,因此对下半年权益市场持乐观判断。

  泰舜资产常务副总经理袁涛涛:对后半年权益市场比较乐观,建议聚焦价值低估与科技领域,精选具备国产化优势或高市场份额的行业龙头,在ETF配置上可侧重科技、信息类产品,注重港股与A股ETF的均衡配置。

  沃虎基金基金经理徐鹏:下半年有三大核心看好方向:一是军工方向,考虑到明年将开启“十五五”,预计未来半年到一年军工领域基本面将实现反转;二是国产化,可重点关注生物制药上游机会;三是为平衡贸易争端而大力提振的内需领域。

  鼎呈投资总经理毛宇:A股人工智能企业处于性价比较高的配置时点。随着DeepSeek技术突破带来的AI应用端潜在机会,叠加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政策长期支撑,未来1-3年科技行业有望呈现稳步向上趋势。

  中金量化董事长高健:受DeepSeek的超预期表现和印巴冲突等事件影响,今年A股市场机会或大于其他市场。此外,鉴于全球进入宽松货币政策环境,未来存在通胀或滞涨可能性,看好股市和大宗商品的有色板块。

  磐松资产副总经理黄大洲:磐松通过将多资产、多账户及多周期统一纳入优化器建模,精准预测全市场标的收益、波动及流动性等核心参数,在账户间实现资源优化与流动性竞争。在期货端,将股指期货分解为指数标的与贴水情况后再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在极端环境中做好中性策略。

  衍盛基金董事李达:目前ETF多以单一投资工具的形象呈现,但从长远来看,ETF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元甚至更多,其数量和种类也不断丰富,对于量化投资而言,ETF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工具,而是成为多元化策略工具的集合包。

  天算量化合伙人孟庆辰:自去年极端行情暴露传统期货对冲局限性后,天算量化逐步拓展多元对冲工具,除股指期货对冲外也引入了期权工具进行对冲,此方式在风险可控性上,以及最终的对冲效果上具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吉丰资本董事长黄艳琼:弱经济与宽货币环境下,债券仍为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方向,建议从三方面布局:一是在利率债领域依托长期国债与国债期货对冲捕捉箱体震荡中的套利机会;二是在信用债市场,可挖掘高确定性的波段交易机会增厚收益;三是探索“债券+”策略,以债券作为安全垫,配置自研CTA、REITs及量化中性产品。

  钜融资产联席投资总监冯昊:近三年无风险利率与信用利差持续走低,固收产品规模增长承压,正面临转型压力。展望后市,债市收益率低位震荡,利率抬升温和,建议在坚守债市核心配置的同时适度向含权资产倾斜,平衡收益与风险。

  东方引擎董事长吕晗:如果2025下半年能看到稳增长或促消费的政策出现,加之外部冲击减弱,A股市场的机会将会比上半年大很多。投资方面,聚焦深度价值领域,看好电解铝、港股高分红股票及黄金的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