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圈划界
知其所能,明其所不能
问:您的私募基金投资业绩相当出色,能否分享一下您的核心筛选逻辑?比如,您更关注基金的哪些关键指标?
王先生:我比较喜欢在私募领域寻找有潜力的私募基金经理,我的方法可能相对也比较简单,但也是我多年总结下来的经验之谈。首先我会研究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范围,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其实就是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需要对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知,这样你就能知道这个基金经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赚钱,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亏钱,也就是会对基金经理的损益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其次我会通过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历史业绩来判断其投研能力。通过关注基金的历史收益、动态回撤和风险调整后收益,评估基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及基金经理的风险管理能力。
最后我会跟踪一段时间看这个基金经理是否言行一致,判断一个基金经理是否言行一致,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非常关键的一环。言行一致的基金经理通常意味着其投资理念与实际操作行为相匹配,这不仅有助于投资者识别其投资风格,还能增强对基金长期表现的信心。通过其公开言论、持仓变化、换手率、行业配置等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基金经理的言行一致性。
此外,我会对未来市场行情有一定的判断,接下来市场风格和基金经理策略的匹配性会是我考虑的重点,我会尽可能的去选择跟接下来市场风格适配的基金经理去进行投资,这样不仅能让我迅速的积累足够的安全垫,还能增强我的持有信心。
从"追星"到"识星"
破解私募投资逆向思维
问:我们发现您选择的不少基金是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明星私募产品,但很多投资者跟风买入后反而亏损。您是如何避免“明星基金陷阱”的?
王先生:我之所以能防范明星基金陷阱,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买入动机。很多投资者喜欢追明星基金经理,看到某基金经理大火的时候,就会跟随去买入该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但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基金经理一旦成为明星之后,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其规模会迅速增长,最终可能会因为短期规模增长过快,导致策略跟规模不匹配,从而使得业绩很难再续辉煌。
但我不一样,我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在市场上精选有潜力的私募基金经理,当然我当时确实也没想到我选出来的这些基金经理之后会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因此当这些基金经理慢慢成为投资者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之后,我反而会观察其应对策略,一旦碰到规模增长过快的明星产品,我会选择暂时退出观察,这也是我遵循的“逆向投资”理论。
其实在私募基金投资领域,存在一个显著的"明星基金经理悖论":当一位基金经理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时,往往意味着其投资策略的最佳窗口期正在关闭。这一现象背后的核心矛盾在于,投资者追捧行为导致的规模快速扩张与策略容量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多数投资者倾向于在基金经理业绩爆发期进行配置,这种"追星式投资"行为存在三个潜在风险:其一,规模边际效应递减:当管理规模突破策略最优容量时,交易成本上升、投资标的受限等问题会显著影响超额收益。其二,市场有效性提升: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论被市场充分研究后,其alpha创造能力可能减弱。其三,团队管理挑战:规模激增往往需要投研体系重构,期间容易产生执行偏差。
给投资者的建议
避开四大"致命陷阱"
问:您一般会持有一只私募基金多长时间?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加仓或赎回?比如,是更关注业绩阶段性回撤、市场风格变化,还是基金经理的变动?
王先生:我买私募基金是冲着长期投资去的,希望能一直持有不动,因为股市是有周期的,而基金经理都是有能力圈限制的,总会碰到自己不擅长的风格,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给基金经理足够的容忍度。
另外我买入后,也会对基金进行紧密的投后跟踪:其一,我会特别留意基金规模,确保规模不会影响业绩,当基金规模接近策略的理论上限时我会选择退出。其二,我会观察市场行情是不是适合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一旦我觉得接下来可能较长时间内的市场风格跟基金经理风格可能不适配的情况下,我也会考虑先暂时赎回。其三,我会跟踪基金经理是否坚持自己擅长的投资风格,如果期间出现风格跑偏的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去了解原因,然后结合原因来判断是持有还是赎回。其四,我会定期检视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拓展情况,如果基金经理通过扩展投研团队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圈,期间出现短期的业绩波动,我会给予一定的容忍度,我比较欣赏这种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策略的私募管理人。
问:基于您的成功经验,您认为普通投资者在私募基金投资中最需要避免哪些误区?
王先生:很多投资者投资私募基金很容易犯如下错误。其一,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应确保产品符合监管要求,避免购买非法集资产品,投资者应通过基金业协会官网对管理人及产品进行查询,并仔细阅读了解产品介绍及合同条款,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其二,想买到波动小又能赚大钱的私募基金,其实这个是错误的,高收益的私募基金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其三,投资者容易被短期业绩吸引,而忽视基金的长期表现。不要盲目相信短期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因为它们可能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其四,投资者容易跟风选择当下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旗下产品进行投资。投资私募基金一定要记住大热必死,基金经理热度高的时候,很容易吸引到资金的疯狂买入,从而很容易造成规模扩张过快对投资策略形成冲击,因此一定要慎重,切不可盲目跟风。
基金产品缭乱复杂,如何挑选好基金?关注投基家后,投基君带你拨开云雾,研究分析合适你的基金,筛选出有道德的专业管理人,为你的基金投资组合保驾护航。
投基家
实战分析,客观中立
来源:私募排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