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交易日中,市场整体呈现上扬趋势,成交额达到1.6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约1000亿元,显示出投资者的信心及资金流入的积极态势。行业普遍上涨,尤其是银行、钢铁、传媒及通信板块涨幅较为显著。
8月5日,沪指在震荡中不断攀升,成功重返3600点上方,创下了年内收盘新高。截止收盘,沪指上涨0.96%,深成指上涨0.59%,创业板指则上涨0.39%。此外,市场在持续的慢涨格局中表现出公募基金产品普遍收益回暖,有助于新资金的进入。对于与市场情绪高度相关的券商行业,目前整体位置仍显不足,适合中长线逐步加大布局。
在科技领域,特别是算力和创新药等高景气度细分板块的持续上涨,预计仍将继续引领市场走向。央行及其他七部门最近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投资。该《意见》强调要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并针对不同行业及企业成长阶段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意见》特别指出,金融机构应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技术的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通过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旨在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利用多种金融产品,促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对突破关键技术的企业,相关金融政策将提供“绿色通道”以支持其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及债券发行等。
针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七部门同样采取措施加强中长期贷款支持,特别是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等核心领域。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金融机构将简化业务手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效率。这一政策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5%,尽管受到局部洪涝及高温天气的影响,物流需求依然保持扩张,企业内生动力较强,显示出市场的韧性。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藏自治区在过去60年里不断完善其交通网络,预计到2024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2.49万公里,标志着区域交通的显著改善。
上海口岸在出入境旅客流量方面也表现出色,今年前七个月出入境旅客达2478.8万人次,显示出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旅游业的复苏,也代表了人们对跨国交流的需求增加。
在私募市场方面,7月份备案的私募证券产品数量达到1298只,创下近27个月的新高。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备案数量达到887只,占当月备案总量的近七成。此外,8月将有72只新基金启动发行,发行热度依旧不减,显示出市场对新投资机会的追逐。
从市场整体表现来看,各行业之间的涨幅差距并不明显,整体趋势仍保持在缓慢上涨的状态。金融股的表现为市场提供了支撑,而科技股虽短期内涨势有所减缓,但仍具备强大的承接能力,未来的市场机会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