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8月7日,全天候私募证券基金投资管理(珠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上市公司塔牌集团进行了调研。
从市场表现来看,塔牌集团近一周股价上涨3.71%,近一个月上涨7.02%。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附调研内容:
一、董秘介绍2025年半年度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总体呈现出“需求弱势不改,价格前高后低,效益同比改善”的运行特征。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水泥累计消费量6,101万吨,同比下降4.95%。广东水泥需求的降幅略大于全国水泥产量的降幅,主要是广东的投资数据略逊于全国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广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3%,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但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水泥需求的降幅小于上年同期两位数的降幅。行业效益方面,根据数字水泥网的预测,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预计达到150-160亿元,同比明显改善,但季度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一季度效益回升明显,主要是基建领域在专项债等提前发力支撑资金需求,持续推动基建投资对水泥需求修复,需求下降幅度较去年有所收窄,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上涨;但进入二季度,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下游工程项目和搅拌站开工不足,市场需求持续偏弱,多地价格大幅回落且降至低位,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增大。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熟料”销量810.59万吨,同比上升了10.90%;报告期内水泥价格同比下降了5.51%;得益于报告期煤炭价格的下降和公司实施的降本增效工作持续见效,带动水泥销售成本及运营费用相应下降,公司水泥平均销售成本同比下降6.88%,大于报告期公司水泥销售价格的同比降幅,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24.08%上升到24.26%,上升了0.18个百分点,同时报告期公司期间费用也有所下降,水泥主业盈利水平同比有所改善。同时,得益于报告期资本市场的持续回暖和交投活跃,公司投资收益(含浮盈)同比大幅增长,叠加处置关停企业的收益增加,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1.51亿元。综上,在多因素叠加影响下,使得报告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了92.47%;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1.73%。从H1数据来看,公司实现水泥销量789万吨,同比上升13.43%;水泥平均销售价格约237元/吨,同比下降了5.51%;水泥平均销售成本约181元/吨,同比下降了6.88%;单位水泥毛利约56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从Q2数据来看,实现水泥销量428万吨,环比Q1增加了68万吨;水泥平均销售价格约241元/吨,环比增加了约8元;水泥平均销售成本约176元/吨,环比下降了约10元;单位水泥毛利约65元,环比增加了约19元。Q2量价好于Q1,主业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另外,今年上半年,公司固危废处置量14.6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53.69%,实现环保处置营业收入0.54亿元,同比下降4.50%,主要是受竞争加剧的影响,固危废处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量不补价。二、提问环节
问:目前水泥的出货量情况怎样?预计今年三季度销量情况怎样?
答:进入7月传统淡季以来,受高温、台风及持续降雨天气影响,下游施工进度普遍受阻,需求端维持疲软态势,公司水泥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环比6月销量有所下降。南方7-8月为传统台风雨季,施工活动放缓,目前需求阶段性转弱,近期华南连续降雨,尚无法判断真实需求情况。9月将开始进入传统的销售旺季,三季度的销量情况还需关注天气好转后的需求回补情况。
问:根据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水泥+熟料”销量远好于全国和广东市场情况,实现了逆市增长,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广东水泥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3%,广东省水泥消费量同比下降4.95%,行业整体需求仍呈下滑趋势,但降幅较2024年同期有所收窄。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公司“水泥+熟料”销量810.59万吨,同比上升了10.90%,销量实现了逆市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公司所处市场区域气候适宜工程施工活动,而上年同期特别是第二季度公司所处市场区域连续降雨和蕉岭“6 16”特大暴雨洪灾影响,公司水泥销量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上半年粤东周边的福建地区的水泥错峰生产执行得较好,使得到粤东的低价水泥减少,公司水泥产品竞争力增强,填补了部分市场空间。
问:我们关注到近期煤炭有止跌回升的迹象,请问公司煤炭采购到使用周期大约多长,成本传导周期多长,煤炭成本是否还能对三季度的成本有贡献?
答:我们的煤炭采购周期大约是1个半月左右,煤炭价格变动对水泥成本的影响通常滞后2-3个月,即当前采购的煤炭价格将在未来2-3个月的业绩中体现,我们在6月初采购的煤炭将在三季度的业绩中得到体现。煤炭每波动100元/吨将影响水泥成本约10元/吨。由于6月初煤价仍处于相对低位,公司采购的这部分煤炭将在三季度生产中投入使用,预计对成本下降有一定的贡献。我们判断煤炭价格近期易涨难跌,近期公司根据煤炭市场波动情况进行了加量采购,保证公司成本的稳中有降。
问:我们关注到今年粤东市场水泥价格比较稳定,请问粤东错峰生产执行情况怎样,是否严于广东其他地区?
答:今年上半年粤东市场水泥价格较稳定,主要得益于粤东周边的福建地区错峰生产执行情况好,市场秩序明显向好,通过公路运输到粤东的低价水泥数量同步有所减少。粤东地区目前严格执行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制定的全省统一错峰生产政策,尚未采取更严格的地方性措施。2025年,广东全省所有熟料生产线全年常态化生产计划停窑95天/窑,较2024年增加了15天,错峰停窑天数增加,有效减少水泥的供应量,对水泥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从上半年的执行情况看,广东行业错峰生产政策执行情况良好,在当前国家“反内卷”要求下,行业错峰生产政策约束力较强。
问:请问公司现有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含两条10,000t/d)是否能符合产能管控要求,公司是否有补产能计划?
答:公司2025年定的经营目标为实现产销水泥1,630万吨以上,这个产销目标系按照产能管理办法规定年备案产能和行业错峰停窑的时间制定。考虑到未来水泥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公司相信目前水泥生产线的产能应该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除将关停金塔公司的2500t/d的产能置换到公司惠州龙门基地外,其余暂无补产能计划。
问:公司近两年投资收益都很不错,请问公司的金融资产是如何配置和规划的?收益可持续吗?
答:今年上半年,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回暖,公司投资收益(含浮盈)同比大幅增长。公司金融资产结构如下:一是在风险相对低的银行存款(含大额存单)配置比例约35-40%,这部分收益较低,流动性较好;二是非保本理财产品配置比例约40-45%,这部分主要投向底层资产为国债、城投债等高等级债券为主的“纯债”、“点心债”、“固收+”等净值型计量的委托理财产品,公司将加强和头部券商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头部券商在研究、投资、风控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收益水平,在稳健的前提下实现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三是证券投资配置比例约占20%,这部分包括了风险相对较小、回撤幅度不大的指增、中性、量化等策略的产品,并非都是股票或主观多头产品,对于证券投资,会严格控制规模,减少波动,精选标的和细分领域专业投资机构产品,谨慎投资,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业绩弹性。公司建立了定期优胜劣汰的机制,对表现不好的产品会及时赎回,对表现好的产品将会追加额度,汰弱留强,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能产生效益且波动小的产品上。总体而言,公司各类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合理,投资风险总体可控,收益水平相对稳定,公司会不断总结经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投资水平,提高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努力为股东实现更好的回报。
问:近期珠三角水泥价格较为低迷,请问对下半年水泥价格怎样看?
答:珠三角水泥价格从5月份以来一直在回调,目前部分品种出厂价已接近成本线,继续下调的概率不大。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近期水泥出货量也较低。由于价格料将跌无可跌,预计随着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珠三角的水泥价格迟早将企稳回升。
问:根据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管理费用大幅下降,请问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上半年管理费用大幅下降17.63%,主要是人工费用同比下降所致,主要是去年同期因为关停低效企业等优化人员产生的辞退福利金额比较大,今年同比减少了3,500万元左右。
问:请公司介绍未来资本开支计划,主要投资于哪些方向?
答:过去几年公司的资本开支每年在2-4亿元之间,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约1.5亿,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小于4亿元。资本开支主要用于熟料水泥生产线的超低排放改造、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智能化和绿色矿山等项目建设。
问:请问公司内部对吨净利指标的要求怎样?
答:公司2025年度净利润目标为5.3亿元,虽然上半年已实现4.35亿元,下半年公司仍将全力以赴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公司建立了弹性薪酬机制,员工薪酬收入水平和企业的效益充分挂钩,促使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在巩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并不会因为上半年业绩完成情况而放松要求。
问:请公司展望一下今年的水泥价格及效益情况?
答:今年水泥行业受益于超产管控等政策红利以及在保障性住房、旧城改造、农村公路建设等支撑下,水泥需求降幅将收窄,且受益于今年煤炭价格下降,将明显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叠加今年广东、福建两省错峰生产天数增加带来的产能供给收紧,以及天气较好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等原因,叠加当前国家推行的“反内卷”和中国水泥协会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预计今年行业经营环境和效益有望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