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funds Logo 首页>正文

32家新备案私募管理人规模激增,呈现三大特征

ETF炼金师 | 2025-08-23 21:31:21

  在2023年,私募行业的发展趋于分化,强者恒强的趋势愈发明显。然而,随着新备案私募管理人的不断涌现,行业内部也增添了一些新鲜血液。截至2023年8月22日,国内新增备案的证投类私募管理人数量达32家。这些新生私募的背景各异,包括私募再创业的机构、知名投资人创办的公司及外资和公募险资的参与者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32家新备案私募的共性特征。

  从地域分布来看,这32家私募大多数设立在金融中心城市如上海、深圳和北京。其中,上海以14家的数量占据43%的份额,深圳和北京紧随其后。这一现象与我国金融资源的高度集中状况相符,一线城市不仅具备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还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活跃的资本环境,为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此外,东北地区也有2家新备案证投类私募的设立,显示出地域发展的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私募的注册与办公地点多保持一致,反映出政策协同与运营便利性的重要性。例如,上海自贸区和深圳前海等地的税收优惠和备案简化政策吸引了众多新兴私募落户,虽然这种集中化趋势有利于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但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间金融资源的不平衡,给二三线城市的资本市场带来挑战。

  在企业性质方面,32家新备案私募中,绝大部分为内资机构,仅有范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为外商独资。此现象反映出国内资本在私募行业中的高参与度,而外资进入中国私募市场仍面临诸多障碍,如牌照审批和合规要求等。范达投资背后的范达集团成立于1955年,是全球最大的ETF管理公司之一,在国际市场的多个细分领域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尽管新备案的私募中绝大多数的管理规模处于0-5亿元之间,但已有2家机构的规模达到了20-50亿元,分别为泰康稳行(武汉)私募与扬州远和私募。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作为泰康资产旗下新备案的保险系私募,2023年已吸引了大量资金。根据统计,险资私募的整体规模在快速扩增,未来其市场表现值得关注。另一家扬州远和私募在2023年3月份获牌,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其风控负责人和核心基金经理来自于成熟的百亿私募LQ。尽管扬州远和的注册地在扬州,但其办公地设在杭州,体现了新私募在地理布局上的灵活性。目前,新备案的私募中,接近70%的机构在管基金数量为0或1只,仅有个别机构管理超过5只产品。

  在员工规模方面,新备案私募的全职员工人数普遍较少,多数集中在7人以下,只有14家机构的员工人数超过7人,其中扬州远和私募的员工人数最多,达16人。这种“小而精”的运营模式使得新私募在竞争中通过核心团队的专业能力而非人员规模的扩张来提升竞争力。许多私募的投研团队由资深基金经理引领,配备少量风控和运营人员,显示出高效的团队结构。

  从成立时间来看,这些新备案的私募多集中在2023年至2024年初,许多是顺应市场热度而新设立的机构,尚未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考验。多数新私募的产品线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股票策略或混合策略,涉及衍生品和跨境投资等复杂策略的情况较少。

  在新发展趋势方面,越来越多的头部私募开始制定出海战略,以拓展其第二增长曲线,尤其是在香港9号牌和新加坡CMS牌照方面。这些牌照的获得使得私募能够设立香港资管子公司,直接管理美元基金,实现资产的国际化配置,比起依靠境内人民币资金进行海外投资,这无疑是更具战略性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