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系私募基金试点“扩张”到了青岛。
9月26日,在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阳光恒益(青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恒益”)正式揭牌,标志着青岛成为全国第5个落地保险资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城市。
阳光恒益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将发起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青岛市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注入新的金融活水,这也是阳光保险系私募基金首次进入青岛。
齐鲁财研社第1084期
撰文/徐怡婷
阳光恒益的成立,源于近年来启动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即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彼时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作为首批试点机构,各出资250亿元,设立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2025年1月、3月,金融监管总局分别批复规模520亿元、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包括阳光人寿在内的8家保险公司获批参与。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届时,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
此番落地青岛的阳光恒益,于2025年6月经金融监管总局批复,成立于2025年9月8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落地青岛市市南区,为阳光财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
早在2025年5月,阳光保险集团便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其附属公司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定名,最终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名称为准)。
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由阳光人寿拟全额认购,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资产、固收资产和现金管理类工具。权益类资产将聚焦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相关指数ETF和指数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聚焦银行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和其他银行存款等)、债券通用质押式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工具聚焦现金、货币市场基金等。
在此基础上,该基金具有投资期限长、产品规模大、稳定性高的特点,能够承受短期市场波动,着眼于长期价值投资。
据悉,我国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采取“试点城市+重点区域”的推进模式,首批试点城市为上海、深圳,第二批扩容城市包括18个重点城市及所在省份,其中包括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杭州、青岛等。
试点内容投资方向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重点支持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允许险资通过私募基金参与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而这些领域,与青岛当前重点发展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高度契合。
这意味着,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落地后,不仅将进一步完善青岛的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产业升级,也将更好地支持青岛需要长期投入的科技创新项目。
而青岛作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武汉之后第5个落地保险系私募基金的城市,还在会上发布《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截至2025年7月末,青岛市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管理基金规模分别是2018年末的1.5、5.7和3.3倍。截至2025年6月末,私募基金投资青岛项目1351个,在投本金922亿元,已培育出6家独角兽企业。
未来,随着3000亿基金矩阵启动和险资私募试点落地,青岛有望吸引更多长期资本、优质项目集聚,释放出更强劲的金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