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私募梯队的扩容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百亿级私募数量突破100家大关,增至101家,较9月底的96家新增5家。拉长时间来看,今年2月中旬百亿级私募数量一度缩水至80家。也就是说,短短8个月时间,百亿级私募增长超20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行市场回暖以及基金净值震荡上行,是今年百亿级私募迅速扩容的主要原因。未来伴随着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增量资金有望持续进场,头部梯队也将随之进一步扩容。
百亿级私募突破100家大关
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百亿级私募数量突破100家大关,增至101家,较9月底的96家新增5家。具体来看,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和赫富投资重回百亿阵营,大道投资则为新晋的百亿级私募。
从投资模式分布来看,在101家百亿级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共计47家,占比为46.53%,主观私募共计44家,占比为43.56%,混合策略私募共计8家,另有2家机构尚未披露投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份新增的5家百亿级私募中,主观和量化私募各有2家,混合策略私募为1家。而在9月以来新增的10家百亿级私募中,主观策略私募数量高达6家,混合策略和量化策略则分别为2家。
发行市场回暖叠加业绩上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百亿级私募迅速扩容,源于私募发行市场持续活跃以及亮眼的业绩表现。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30日,有业绩展示的62家百亿级私募平均收益率达28.8%,其中61家实现正收益,正收益占比高达98.39%,仅有1家私募未能取得正回报。其中,7家百亿级私募年内收益在10%以内,9家年内收益介于10%-20%之间,13家年内收益介于20%-30%之间,18家年内收益则介于30%-40%,更有14家百亿级私募年内收益超过40%。
分策略来看,量化私募“更领风骚”。据私募排排网统计,前三季度38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级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31.9%,较百亿级主观私募24.56%的平均收益率高出7.34个百分点。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宽幅震荡、风格轮动”的格局,科技、新消费、医药等板块轮番成为行情主线。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为不同类型的策略操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百亿级主观私募和百亿级量化私募均实现了相对亮眼的正收益。
业绩震荡上行下,私募发行市场不断回暖。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数量达8935只,较去年同期的4718只大幅增长89.38%。其中,新备案产品数量排名前十的管理人均为百亿级私募,宽德私募、明汯投资、黑翼资产等年内新备案产品数量更是超过100只。
看好后市结构性行情
展望后市,多家头部私募认为,A股和港股结构性机会有望持续演绎,增量资金也有望进一步入市。
星石投资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尽管近期外部扰动加剧了市场震荡,但是A股中期向好基础并未改变。具体来看,一方面,海外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偏弱以及国内利率处于低位,意味着资金对中国权益类资产的增配有望继续;另一方面,政策发力将带动经济逐步企稳,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也是中长期趋势,因此政策面和基本面都将对权益类资产形成有力支撑。
望正资产近日也发布观点称,自2024年9月底以来,市场对中国资产较为悲观的估值定价体系得到一定修复。今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步复苏,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市场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尤其是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财报中展现出强劲增长。未来,盈利将成为驱动股价上行的核心驱动力。
谈及具体的投资机会,望正资产透露,一方面坚持以企业经营质量为聚焦点,自下而上持有一些明显低估的优质公司,如互联网、电子、汽车等行业的标的;另一方面,关注维持高景气、持续兑现业绩的创新成长方向,尤其是产品和商业模式成熟,收入利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细分领域,如AI算力、AI应用、智能驾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