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funds Logo 首页>正文

私募董事长质疑科技股估值被怼?热门股分歧下的诱惑与脆弱

南方都市报 | 2025-09-10 20:20:44

  “买你的白酒去吧”——有媒体报道某券商的通信行业分析师近日在微信朋友圈“怒怼”私募基金董事长。事件源于某私募基金董事长质疑光模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2027年利润250亿”的预测,引发券商分析师激烈评论。

  这场争论背后,是当前A股热门股“抱团”与市场分歧的尖锐碰撞。9月4日,A股突现调整:光模块、芯片等热门板块集体重挫,中际旭创股价单日跌超13%,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当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股市成为了不少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新选项,但部分科技股被持续追捧下已拉响估值警报。资本市场后市将如何演绎?投资者如何筑牢防线,智辨风险,增强资产配置的稳健性?

  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来临之际,南都·湾财社推出“投教新知与‘理’同行”主题系列报道,携手监管部门、行业机构等助力投资者夯实投资理财的安全基础,传递财富管理新思维。

  买方、卖方争论揭示市场分歧

  近日,一场关于科技股估值的争论在投资圈热传。9月5日,温州荒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总监凌鹏发文质疑:中际旭创作为一家零部件制造业公司,2027年是否真的有望实现250亿元净利润?

  凌鹏发问,即便是白酒这样的行业,前几年的产能扩张现在也变成了一种负担,更何况技术会迭代的制造业?“所以当前产业深度调研、产业专家和企业内部人员信誓旦旦的断言不能成为重大投资的依据,大家还是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

  对此,有媒体报道某券商的通信行业分析师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凌鹏文章,并评论“买你的白酒去吧,××”。

  近年来,以中际旭创为代表的光模块研发生产企业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业绩持续高增,股价随之攀升,但白酒股表现相对低迷。据数据,自2023年以来,中际旭创股价涨幅达18.6倍,而中证白酒指数同期下跌超30%。

  8月26日,中际旭创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80%。此后,已有超10家券商上调了该公司2027年净利润预测,最高预测达236亿元,其中多家对中际旭创的投资建议继续给予了“买入”评级。

  然而,上述分析师言论一出,迅速引发业内热议,并勾起不少投资者对上一轮“抱团”行情中分析师怒怼业内人士的回忆。2021年7月,市场上流传出一个名为“半导体行业交流”微信群的对话:对于国产化光刻胶当前技术,被称为“XXXX光刻胶负责人”的群成员发言,“别扯ArF,没一家能看的,各个都不敢来见我。”对于这样的言论,在群内的某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直接发话“你算老几”。此后,2021年7月成为了半导体板块指数数年高点。

  事实上,科技股观点分歧在资本市场上已经形成交锋。9月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跌1.25%,深证成指跌2.83%,创业板指大跌4.25%,而科创50指数更是重挫6.09%。据数据,市场当日呈现明显的高低切换特征,前期涨幅较大的AI算力、半导体等高位板块集体回调,中际旭创单日跌超13%,而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消费、新能源等板块获资金流入。

  “抱团”的诱惑与脆弱

  2025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A股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8月上证指数创下近十年新高,“牛市思维”逐渐成为市场热议的高频词。

  在市场看来,回溯历史,每轮牛市都会有更明显的产业主线和领涨旗手。本轮行情中,AI算力、半导体、电力设备等受益于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基础设施投资扩张,行业处于高景气状态,逐步成为了行情主线,板块内已诞生了多只“十倍股”。

  8月,市场上涨方向集中于科技,而其他板块表现平平,推动资金进一步向科技板块聚集。尤其在8月末,资金博弈科技行情时,已不局限于行业和主题,而更聚焦高景气个股,例如光模块龙头、国产算力龙头等——“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三家光模块公司)“寒王”(寒武纪)等已经形成符号标签,在股民中广为流传。

  据华西证券宏观团队统计,8月末,A股成交额前1%的个股,其成交额总和占全市成交额比例达20%,处于2020年以来91%分位数。换言之,这1%的个股成交额之和,占全市成交额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彼时市场抱团行为已趋于极致。”上述团队强调,若暂无重大利好支撑,行情既会在抱团过程中“急涨”,也会在抱团瓦解时“急跌”。

  据数据,截至9月9日,国证半导体芯片、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市盈率(TTM)分别达119倍、68倍,分别超过近十年96%、87%时间,处于较高位置。

  记者注意到,9月4日,相关“抱团”方向大幅调整,9月5日又强势修复,反映市场对相关板块的参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歧。面对“抱团”裂痕,一面是AI景气度短期无法证伪的信仰与行情赚钱效应的诱惑,另一面是“击鼓传花”音乐停止的担忧,是去是留,成为了投资者核心关切问题。

  中银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的提醒,当前科技行业持续性背后存在脆弱性风险。这种脆弱性风险体现在主动偏股型基金对于科技方向,特别是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的超配比例在2025年二季度已达10.3%,而2014年二季度、三季度这一比例分别为14.3%、15.1%(2015年“杠杆牛”阶段数据或不可比)。

  “四点约束或导致相关‘抱团’行情的斜率或再难提高。”上述研报强调,科技大市值公司绝对景气优势依然明显,但后续维持强势科技股高位震荡或高位再突破,存在多重约束:当前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发行数据并未出现明显回暖;“反内卷”政策推出频率提升,降低AI科技方向相对景气优势;年度GDP目标约束下,四季度宏观逆周期政策发力的可能性;科技权重带动指数高斜率上行与监管预期不符的风险。

  低利率时代财富与“理”同行

  回看8月资金加速向科技板块聚集,背后伴随着的是上证指数连创近十年新高,投资者加快脚步进场。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2025年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同比大增165%,较7月环比增长35%。

  西部证券分析师曹柳龙在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之际表示,本轮行情由私募基金、杠杆资金、游资等高净值投资者驱动,居民资金尚未明显入市。“不过,我们观察到,存款搬家信号已现(非银存款增速-居民存款增速回正),新一轮存款搬家周期正在启动。”曹柳龙据央行最新披露的月度金融数据分析。

  当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国有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甚至跌破“1%”,居民财富迎来新配置需求,而股市赚钱效应提升正吸引新一轮投资者入场。但和其他资产一样,如何避免投资者“低谷转身而去,顶峰慕名而来”的循环仍是常谈常新的话题。

  近年来,大量资金因“追涨”在不同的市场主体间快速轮动——从以贵州茅台为标杆的各行业龙头组成的“茅指数”,到以宁德时代为核心的高成长赛道龙头组成的“宁指数”,再到量化私募、债券、增额终身寿险,以及高股息策略和黄金等,再到如今的股市。

  “如此庞大的居民财富,是否应该在市场主体之间快速轮动?市场本身存在即合理,但这已非简单的投资问题,而是关乎居民整体资产配置的稳健性和资产财富的长期匹配。”中信建投分析师赵然深刻指出。

  2025年9月15日至21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证监会共同组织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将于全国范围内展开。

  在“金融教育宣传周”来临之际,南都·湾财社推出“投教新知与‘理’同行”主题系列报道,聚焦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金融热点与难点,携手监管部门、行业机构等为金融消费者及投资者提供识别风险、科学配置资产的专业参考,切实增强其财产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