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funds Logo 首页>正文

百亿私募半年“答卷”,梁文锋的幻方进入量化新“四大天王”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5-07-09 21:33: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实习生陈丽华深圳报道

  2025年上半年收官,百亿级私募成绩出炉。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小盘成长风格表现突出,私募机构表现分化,但百亿级私募整体业绩突出。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有业绩展示的50家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0.93%,其中47家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4%。

  值得关注的是,百亿量化私募表现亮眼,上半年,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合计全部实现盈利,平均收益率达13.7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量化私募行业出现了新的“四大天王”。来自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的数据显示,衍复、明汯、九坤和幻方以600亿元至700亿元区间的管理规模成为新量化四大天王,而灵均掉队,跌入了管理规模的第二梯队。

  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私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特别是小盘股活跃行情带来的超额收益机会。展望后市,私募机构对下半年行情较为乐观,人工智能、新消费、创新药和红利资产等,仍是机构聚焦的方向。逾九成百亿级私募盈利

  百亿级私募整体业绩突出。

  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有业绩展示的50家百亿级私募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达10.93%。其中,47家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九成。

  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在47家百亿级私募中,20家收益率在10%以内,21家介于10%至19.99%,另有6家在20%以上(含20%)。

  分策略来看,上半年,有业绩展示的14家百亿级主观私募机构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51%。

  深圳市日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在主观策略表现较好。

  在投资月报中,和谐汇一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鹏表示,6月的外部环境并不太平,在外围市场扰动下,中国资本市场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A股、港股同步走强,市场情绪保持了相对的亢奋。积极的一面是,中美经贸关系继续呈现持续缓和态势。国内经济基本面是下一阶段行情更为关键的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4年,日斗投资实现了管理规模从50亿元以下跃升至100亿元以上。据悉,日斗投资重视企业的基本面,偏好长期持股,主要选择具备卓越商业模式、强劲现金流、优秀的公司治理和高安全边际的行业龙头。量化私募成领跑者

  百亿量化私募业绩尤为抢眼。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半年,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合计全部实现盈利,平均收益率达13.72%,其中24家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超10%。

  具体来看,稳博投资、进化论资产、信弘天禾、天演资本、龙旗科技等百亿级量化私募业绩居于前列。

  有业内人士表示,突出的业绩表现得益于其策略模型与当前市场风格的“高适配度”。上半年A股震荡上行,小盘成长风格占优,结构性行情显著。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5%,这为擅长捕捉风格轮动与短周期机会的量化策略提供了良好发挥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AI在量化策略中的深入应用,模型精度与迭代速度也实现跃升。

  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量化私募管理规模明显提升,百亿级规模的量化私募增至39家。与此同时,量化私募的备案热情明显升温。截至6月底,年内备案的量化私募产品超过2300只。

  基于这些数据,有量化私募人士预计,目前量化私募产品的总体规模在0.8万亿元至1.2万亿元区间。下半年预期乐观

  对于2025年下半年市场走势,百亿级私募普遍持乐观态度。

  “在全球资金再平衡的过程中,中国资产的机会能够给组合带来额外奖励。”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认为,中国的制造贸易具备强大的竞争力、韧性及短期不可替代性,中国企业也早已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因此外部环境变化对市场的扰动是短期且不可持续的。同一时期,国际资本重新回流香港市场,叠加大量南下资金的涌入,港股进入了活跃和繁荣的时代。

  星石投资对A股下半年机会持肯定态度。星石投资认为,在海外风险逐步释放、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A股有望迎来情绪面与基本面共同修复。目前,海外风险或已被较充分定价;国内方面,经济内生动能仍待进一步加强,预计政策会持续加力。同时,多项产业亮点涌现,为A股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此外,股市流动性充裕,海外资金潜在再平衡交易利好中国优质资产,叠加A股估值合理,流动性环境对市场构成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淡水泉认为,市场中的新兴成长机会有望从当前共识度较高的新消费和创新药,进一步泛化到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淡水泉看好AI产业链、国产半导体设备、芯片等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也关注高端制造由新技术突破带来的企业成长机会。此外,该私募还保留了少数具备周期成长属性的龙头公司,与新兴成长主线形成补充,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持续反弹,这类机会向上的弹性动能会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