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9月4日,北京容光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上市公司怡合达进行了调研。
从市场表现来看,怡合达近一周股价下跌5.62%,近一个月上涨3.44%。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附调研内容:
问:介绍FB业务传统供应的痛点,公司目前的解决方案与进度?
答:在设备硬件的BOM表中,按采购金额计算,60%是品牌核心件(FX零件),10-15%是“白牌”非核心标准件(FA零件),剩下的25-30%是定制化的非标零件(FB零件)。FB需求具有计划性不强、按图加工设计特性、经常需要来回修改等特点,同时零散需求是主要特征,比如机器人、医疗、军工、研究所等行业打样和小批量试制的需求,因此对于供给方而言,核心痛点是订单零散很难形成规模效益,需要投入大量熟练技工来进行报价、编程、操机等。公司正在围绕着非标单散件的这些核心痛点,进行全流程的自动化改造,并且有阶段性的突破。一是自动报价系统方面,公司于2024年5月正式上线自动报价系统,智能系统全面进阶,报价速度从“小时级”提升到“秒级”;二是自动编程系统方面,对自动编程覆盖类型进行全面升级优化,支持多工艺场景的编程,以及压板、磁盘、吸盘、四轴加工场景全面覆盖,不再局限于单一虎钳类夹具,复杂工艺编程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三是柔性智能产线方面,柔性智能产线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能依据订单需求,快速切换产品型号与规格,减少停机时间,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并且柔性化产线产能也在持续提升,单散件自动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
问:公司如何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力?
答:公司始终坚持和深化产品开发建设,根据不同产品特性、竞争形态和客户需求动态,细化专业分工,以自研、自制、自定义为核心目标,做好产品线产业链的延伸布局。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成功开发涵盖199个大类、4,573个小类、258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根本导向,将客户需求深度融入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环节。产品开发端,把握客户对产品性能、功能、外观等需求,精确转化为产品设计指标;生产端,依据客户对质量与交期的要求,细化标准化操作流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交付水平;销售及售后环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客户反馈的问题并同时优化产品,提升全员的品质意识。同时,公司也积极引入外部专业理念,以“零缺陷”为重要抓手推动内部变革,邀请业内资深专家,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结合的方式,让员工深刻理解零缺陷管理的核心,“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规避错误与返工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效率损耗。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智能装备行业,以行业长尾化零部件的需求场景为入口,为客户提供全业务域的服务,通过强化标准件产品力、产品交付时效、产品丰富度拓展、产品品质升级,用“极致产品力”为客户提供高效、流畅的使用体验。
问:公司如何进行应收账款管理?
答: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信用政策制度,主要根据客户业务规模、采购规模、信用状况、资质状况等情况,综合评审后予以确定信用账期。公司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整体执行良好,对于超过信用期未回款的客户,公司严格执行信用政策并指派与该客户专门对接的销售人员跟踪催款。目前,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正常,不存在重大风险,公司也在持续加强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管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经营指标也在逐渐改善。
问:公司后续行业开拓计划。
答:公司将加强对各行业客户长尾化需求的识别、响应、供应、服务的能力,积累持续的场景化开发能力,聚焦产品对各类自动化设备的适用性、零部件产品加工装配工艺的改进、非标准型号产品的标准化、标准型号产品的系列化和模块化等方面,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的需求。不同行业众多企业的长尾化需求,看似单个规模较小,但汇聚起来将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怡合达精准定位这一市场空白,将满足长尾化需求作为业务核心,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明确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目前渗透率较低、品质要求更高的半导体、医疗等行业,公司正在建设行业所需的品控体系及认证体系,同时强化行业研究,制定行业销售指导政策,引导开发行业细分零部件,联动产品中心精准开发产品。公司过去配合半导体行业洁净度要求开发了相应产品,针对医疗行业推出了专门的行业选型手册,组建了专业的销售团队,今年将进一步建设这类行业的品控体系及认证体系,持续丰富产品目录册资料,通过产品能力建设和沉淀,完善内部产品标准和品质端的知识沉淀,将成果延伸至产品要求较高的其他行业。
问:成本端管理措施,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答:公司建立了自制供应、OEM/ODM供应和集约化采购的产品供应体系,面对市场变化,公司多维度优化产品,持续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原材料端,公司通过对现有供应商整合、新供应商导入、贸易商取替等方式来优化供应商结构,降低集中采购成本。在OEM/ODM、集采渠道上,公司主动走访供应商,了解生产能力和设备状况,输出产品标准,并针对工艺工时逻辑、计算成本与供应商达成共识,通过议价、小批量备库等方式降低采购综合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问:近年数字化方面的建设,后续计划?
答:公司近年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在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一是海外与区域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完成怡合达越南有限公司信息化系统搭建,作为试点打造海外本土运营能力。二是客户交互智能化,对外成功连通几十家客户系统,实现报价、订单、发货计划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如特殊发货要求,单据要求等)需求,可促使该部分客户订单处理时间减少约80%,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三是区域生产效率提升,完成苏州子公司生产MES系统的推广,实现了华东地区生产信息化全覆盖,生产准备的时效提升约20%,整体生产效率有所提升。四是AI技术的应用初见成效,公司持续深耕AI领域,在FB自动报价、产品备库、订单预测、决策支持、智能客服等场景引入AI技术,在降本增效、产品创新、数据决策、提升客户体验等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五是积极强化外部数字化合作,公司2025年5月与合作伙伴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聚焦数字化转型、工业数字化、统一数字化底座与AI联合创新四大领域,携手打造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典范。未来,长尾化业务依然是我们的核心,而数字化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司FB非标事业部将继续推进流程信息化建设,自动报价、自动编程、柔性产线等全链路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完善,作为实现云制造分布生产的基础。此外,公司也将充分利用AI、大数据等工具,加强数字化相关人才储备,探索服务工程师、赋能工程师、链接工程师的最佳路径和方式,更好服务海量小微客户和赋能海外业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