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funds Logo 首页>正文

重要市场风向标大变!前三季度私募备案量激增,百亿私募扩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5-10-20 21:08: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资本市场的火热已经投射到私募基金市场,重要市场风向标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来自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较去年同期的4718只,同比大幅增长89.38%。其中,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数量达到3958只,占全部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的44.30%,为推动备案量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备案量大增是重要的市场风向标,表明部分资金正通过专业机构流入股市,有望为市场提供活力和流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备案产品数量增长的同时,百亿私募队列也在扩围。截至2025年9月底,百亿私募数量增至96家,较8月底的91家增加了5家。其中,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和太保致远(上海)私募为首次晋级“百亿俱乐部”。量化私募备案量大增100%

  市场震荡向上过程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备案新产品的热情与日俱增。

  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行业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

  其中,从一级策略来看,股票策略产品的备案数量遥遥领先,为5849只,占比高达65.46%;多资产策略备案产品数量为1278只,占比14.3%,是占比第二大的产品类型;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产品数量为913只,占比10.22%;而债券策略与组合基金备案产品数量旗鼓相当,分别为363只、362只,占比均为4%左右。其他策略备案产品数量约有170只,占比接近2%。

  对于股票策略备案产品数量占比高的现象,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源于A股市场持续走强以及结构性行情带来的投资机会,科技、新能源、消费等板块交替上涨,为股票策略提供了丰富的选股空间。同时,量化股票策略的快速迭代与普及,进一步放大了股票策略的备案热情,吸引大量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

  此外,他提到,在市场风格轮动加快的背景下,多资产策略凭借跨资产类别配置的优势,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受到求稳投资者的青睐。

  对比去年同期,截至9月末,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证券产品数量同比增幅达到89.38%。

  并且,上述五类主流一级策略的备案产品数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具体而言,今年前三季度,股票策略、多资产策略、组合基金、债券策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的备案产品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了99.35%、84.68%、79.21%、75.36%、66.0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数量达到3958只,占全部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的44.30%,同比增幅高达102.66%,为推动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看来,量化产品备案量同比实现暴增,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的驱动:一是在2025年的市场环境中,量化策略业绩表现显著优于主观策略,突出的赚钱效应带动资金持续涌入;二是技术迭代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在策略研发中深入应用,有效增强了量化模型的适应能力与盈利稳定性;三是头部量化机构凭借规模化优势,逐步形成“业绩提升带动规模增长、规模扩大促进产品备案”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助推行业整体备案量的上升。

  另一方面,从管理人维度看,“百亿级规模”私募管理人贡献了较多备案产品。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前三季度,百亿量化私募宽德私募以120只的备案产品数量居于行业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黑翼资产、明汯投资、世纪前沿,备案产品数量分别为114只、111只和98只,这3家均为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

  并且,在前三季度备案私募产品数量不少于40只的26家私募管理人中,百亿私募管理人达到23家,占比88.46%;量化私募21家,占比80.77%;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达19家,占比73.08%。

  百亿私募扩围至96家

  随着备案产品数量增长,部分私募管理人的管理规模迎来突破。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百亿私募数量增至96家,较8月底的91家增加了5家。其中,首次新晋”百亿俱乐部”的私募有3家,分别为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和太保致远(上海)私募;红筹投资和源峰基金则重回百亿阵营。

  其中,红筹投资、开思私募和源峰基金均为主观私募,正瀛资产为混合私募,太保致远(上海)私募暂未披露投资模式。

  整体上看,目前的百亿私募队列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有45家,占比46.88%;其次主观私募有42家,占比43.75%;混合私募有7家,占比为7.29%;另有2家私募暂未披露投资模式。

  策略偏好方面,百亿私募较为偏爱股票策略,其次是多资产策略。

  据统计,有74家百亿私募的核心策略为股票策略,占比77.08%;12家百亿私募的核心策略为多资产策略,占比12.50%;6家百亿私募的核心策略为债券策略,占比6.25%。

  另外,从业务布局方向看,百亿私募出海的趋势有所显现。据私募排排网统计,在上述96家百亿私募中,有65家私募管理人持有香港9号牌照。

  不可忽略的是,在备案产品数量增加、管理规模扩张的背后,今年以来,部分擅长把握结构性机会的百亿私募收益颇丰。

  以私募排排网纳入统计的62家百亿私募为例,其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达到28.80%。其中61家实现正收益,仅有1家百亿私募未能取得正回报。

  在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私募中,前三季度收益率超40%的私募管理人共有14家,收益率位于30%—40%区间的共有18家。同时,有7家的收益率在10%以内,22家私募管理人的收益率位于10%—30%区间。

  百亿量化私募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38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31.90%,较19家百亿主观私募24.56%的平均收益率高出7.34%。

  并且,在前三季度收益率超过30%的32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达到24家,占比超七成,其中灵均投资、宁波幻方量化、稳博投资、诚奇资产、阿巴马投资等百亿量化私募表现居前;主观私募仅7家,占比二成,其中复胜资产、开思私募、和谐汇一资产、久期投资和日斗投资等百亿主观私募表现居前。

  李春瑜认为,今年以来,中小市值指数持续走强,与量化模型擅长的中小盘选股和高频交易策略形成共振,为因子收益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同时,量化模型的系统化运作有效规避了主观情绪干扰,使其在快速轮动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迅速捕捉交易机会。而策略持续迭代与风控体系升级进一步增强了量化私募竞争力,多家百亿量化私募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参数,提升了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