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凌晨看来,投资要与优秀公司同行,而优秀的公司一定是成长的。与此同时,成长板块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开放的心态和不停学习的能力无比重要。
参与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估值的大幅波动,是成长股投资的难点。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成长股猎手,或因“卖早了”懊恼,或因“追高了”受伤。不过对此,凌晨有自己的看法。
“我不是‘终局论’支持者,而且我相信没有人能准确预见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的终点。”凌晨认为,看到时代浪潮下的成长板块,就应投身其中,而不是因估值偏高而犹豫,或因终局不明而错失机会。与此同时,他高度重视标的的长期跟踪,认为在投资中,应对比预测更重要。
◎记者 马嘉悦
在不少长期主义投资者眼中,看到终局无比重要,但凌晨似乎是“另类”。
“几乎没有人可以准确预见一家公司五年甚至十年后的结局,尝试推演‘终局’反而容易错过核心上涨阶段。”在凌晨眼中,投资是一种攻守的艺术,严守风控纪律的同时,不应因长期的不确定性放弃当下的好机会,也不该因估值“局限”忽略个股的巨大成长空间。
2024年,在公募基金深耕多年的他选择加入歌汝私募。他说,歌汝是英文“Growth”的音译,歌汝私募的投研团队与自己志同道合,希望聚焦成长,打造风险可控、业绩有锐度的资管产品。同时,政策发力下资本市场逐渐活跃,投资的可为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对于转换赛道,他并未犹豫。
可见,“活在当下”,是凌晨的投资理念。
谈及当下最关注的投资机会,凌晨直言,科技板块结构性高估问题确实存在,但其成长空间和发展底层逻辑并未因估值提升而改变,因此仍将聚焦AI与机器人两条主线,挖掘成长空间大、估值合理的投资机会。
从公募到私募:
敬畏周期,敬畏市场
凌晨曾在公募行业深耕多年。
2010年加入公募担任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研究员,2013年便开始独立管理资金。15年来,凌晨不仅经历了多轮牛熊转换,也见证和参与了互联网金融、白酒、新能源、军工等板块的起伏。
“公募期间的投资经历拓宽了投资范围,但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领悟了‘投资既要顺势而为,也要学会对抗市场’。”凌晨坦言,作为一名基金经理,若是要让投资者赚到钱,必须学会攻守兼备。
于是,在凌晨看来,当前资本市场正处于有为阶段。
他分析称:一方面,在无风险利率维持低位,政策频频释放积极信号且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过程中,权益资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配置的好方向;另一方面,中国科技、创新药等产业的崛起正在得到全球资金的认可,相关投资机会有望持续涌现。
“尽管前期部分板块涨幅较高,但是当下绝非需要恐惧的时刻。”凌晨直言。
从旧成长到新成长:
不问终局,顺势而为
与凌晨交谈可以发现,在对风险非常敬畏的同时,他也对成长赛道充满信心。
他看好的公司往往具备三大特征:一是所在行业的市场空间很大,并且处于高速成长期;二是拥有技术壁垒、品牌溢价、规模效应、商业模式创新或者网络效应;三是业绩增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另外,凌晨尽管偏爱成长,但不局限在若干赛道,从白酒到医药,从军工到AI,他都非常看好。
在凌晨看来,投资要与优秀公司同行,而优秀的公司一定是成长的。与此同时,成长板块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开放的心态和不停学习的能力无比重要。
参与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估值的大幅波动,是成长股投资的难点。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成长股猎手,或因“卖早了”懊恼,或因“追高了”受伤。不过对此,凌晨有自己的看法。
“我不是‘终局论’支持者,而且我相信没有人能准确预见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的终点。”凌晨认为,看到时代浪潮下的成长板块,就应投身其中,而不是因估值偏高而犹豫,或因终局不明而错失机会。
与此同时,他高度重视标的的长期跟踪,认为在投资中,应对比预测更重要。
用他的话来说,在产业发展初期就担心未来的事情,没有意义,这是产业成长的必经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躬身入局,密切跟踪,灵活应对,方能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机会”。
从年初到现在:
科技为锚,看好后市
如何布局四季度的“收官之战”?凌晨的答案是:把握科技浪潮。
他分析称,全球科技产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核心的爆发式增长。
从产业层面来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成功完成复杂物体抓取测试,初创企业Figure 01更实现了从咖啡豆研磨到冲泡的全流程自主操作,标志着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迭代周期正在逐步缩短,技术变革扑面而来;从政策层面来看,不管是近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还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都在推动科技产业加速发展。
凌晨认为,未来3至5年将呈现“硬件迭代加速+软件生态爆发”的双轮驱动格局,科技投资正进入“技术变现”黄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与垂直领域AI解决方案提供商值得重点关注。
除了科技,凌晨对有色金属后续的投资机会也较为关注。
他表示,过去3年,以金银铜铝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已持续震荡上行,每年价格中枢上一个台阶,在全球供需背景下基本面稳健向好,投资逻辑顺畅。与此同时,全球制造业投资周期持续上行,叠加逆全球化下对于战略金属资源的储备需求,将持续提升对于有色金属的需求。全球货币的持续超发、弱美元化的大趋势、美联储降息的开启和中长期通胀的预期,更是将持续推升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铜、黄金等品种的配置价值愈发凸显。
在采访的最后,凌晨说,不相信有人能看到终局,但相信顺势而为的力量。面对每个时代的成长机会,要拥抱变化,拥抱弹性,拥抱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