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funds Logo 首页>正文

私募基金审计新规解读及执行要求

ETF炼金师 | 2025-03-07 18:55:23

  在私募基金管理和审计领域,遵循法规的要求至关重要。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最近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私募管理人及其基金产品的审计工作必须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执行。审计的目的不仅是合规,更是提升投资者信任度和管理透明度。本文将详细解析私募基金的审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根据最新法规,自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私募基金管理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计报告。具体要求如下: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四个月内,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须向中基协报送相关财务和经营信息,以及由符合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对于管理规模超过特定金额的管理人,其年度财务报告应由中国证监会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此外,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六个月内,私募股权基金也需提交相关财务信息及审计报告。

  **一、谁需要进行审计?**

  所有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公司型、合伙型、证券类和股权类,都需进行审计,并向中基协报送审计报告。对于尚未登记的管理人,在登记时必须提交经中国证监会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成立不满一年的管理人需提交最近一个季度的审计财务报告,而成立满一年的则需提交审计报告。对于自主发行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其他类型的私募基金,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提交审计报告并填报财务监测信息。其他类别的私募基金,如在AMBERS系统有待办任务,也需按照要求进行填报。

  **二、私募证券基金是否需要强制审计?**

  当前,私募证券基金尚未被强制要求进行审计。然而,依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在2024年8月1日后,未进行托管的私募证券基金将被要求进行审计。除此之外,私募股权基金等在特定情况下也不必进行审计,如基金成立日在2024年10月1日后且合同无特殊审计要求,或在更新上线前已申请清算的基金。

  **三、哪些私募管理人需要证监会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管理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由证监会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同时,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时,也需提交经中国证监会备案的审计报告。对于拥有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其管理规模亦需符合要求。

  **四、审计报告的报送期限**

  私募基金的财务监测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所有相关私募基金管理人需确保按时提交。

  **五、未按时报送审计报告的后果**

  若私募管理人未按时报送审计报告,将被列为信息报送异常,导致基金备案暂停,直至整改完成。一旦被列入异常名单,管理人公示信息将受到影响。若整改超过12个月仍未完成,管理人将被列为经营异常机构,协会可能会要求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

  **六、重大事项变更的关注点**

  私募管理人在发生重大事项变更时,需特别注意管理规模的要求,最近12个月的月均管理规模需不低于3000万元。协会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交经证监会备案的专项审计报告。

  **七、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关于审计标准,私募基金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根据财政部及相关法规的要求,私募基金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都需遵循这一标准。

  综上所述,私募基金的审计工作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提升市场透明度与投资者信任的重要环节。私募管理人与其投资者应共同关注审计报告的及时提交、准确性及透明度,以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应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保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