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8日金田股份(60160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接受机构调研,东北证券黄佶扬郑国清聂政曾智勤杨培、北京海绵私募张一璇、太平洋资产魏巍、中信证券夏金宝、华安资管邓军、相聚资本古铭宴、联储证券李纵横、汇利资产余芃、百犀私募裘善龙、富安达基金余思贤、惠升基金黄竞、嘉实基金李嘉禾、山证资管李培玉、甬兴证券沈子湄、烽火投资苗钰蒋中誉、玖石投资毛宇豪、招商证券刘伟洁赖如川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39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91.62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科技、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公司新兴市场领域的业务拓展情况。
答:公司坚持深化“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攻克铜基材料高综合性能与特殊工况环境的技术瓶颈,陆续成功开发高导抗电弧、高导高韧、耐高温翘曲、高耐磨高耐蚀、高纯无氧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铜基先进材料,持续扩充高毛利产品矩阵,以更全面、深入地满足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等战略新兴市场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10.35万吨,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将紧抓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材料与产品需求机遇,通过技术溢价能力与高端产能释放,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问: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的建设进度及业务情况。
答:公司积极与世界一流主机厂商及电机供应商开展新能源电磁扁线项目的深度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已实现量产100余个,新增新能源驱动电机定点项目42项,其中800V高压平台新增定点23项,且已实现多项批量供货,2025年上半年公司800V高压电磁扁线出货量同比增长137%,高压扁线占比提升至42%。公司1000V驱动电机用扁线产品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兆瓦闪充”技术支撑材料的业内标杆,同时有序推进1200V驱动电机扁线的客户相关认证。
问: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答:公司自2001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20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9,000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1.3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问:公司再生铜领域的地位优势及业务成果。
答:公司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再生铜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再生铜产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产品碳排放,可以为产业链下游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铜材绿色方案。报告期内,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1%。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C/DC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金田股份(601609)主营业务:有色金属加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产品和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两大类。
金田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92.94亿元,同比上升2.46%;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上升203.86%;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上升117.0%;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20.08亿元,同比下降3.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上升1484.6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上升1522.9%;负债率66.28%,投资收益7513.35万元,财务费用3.47亿元,毛利率2.8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